北津大学哲学系大教室内,阳光透过拱形窗洒在书桌上,映出学生们低头记笔记的身影。
教室的角落挂着一幅庄重的《老子》手书,字迹潇洒如风,却带着道家思想的深邃。
讲台前,许思教授正手握一本翻旧了的《道德经》。
他略显疲惫的脸庞上,眼镜后的双眼却闪烁着神采。
一身深灰色中山装在阳光下显得笔挺,但袖口的细微褶皱透露出他的日常风尘仆仆。
“‘道法自然’,”许教授正合上书,声音不大,却浑厚而稳重,“不仅是自然运行的法则,也是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洞见。
规则存在的目的,不是为了限制,而是为了调和万物。”
讲台下,有人低头默默记录,也有人静静注视着他。
但今天的课堂气氛不同以往,几分压抑和疏离的感觉在空气中弥漫。
角落里,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:“许教授,假如世界完全被规则化了,会发生什么?”
声音虽然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耳中。
许教授皱了皱眉,循声望去。
提问者是一个陌生学生,身形瘦削,身穿深色夹克。
他的神情淡然,眼中却闪烁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光芒。
许教授顿了顿,语气平静:“完全的规则化是一个悖论。
世界有序的前提,是混沌的存在。
规则不是最终答案,而是平衡过程中的工具。”
“那么,”陌生学生首视着他,“在一个完全规则化的世界里,人类还能保有人格的自由和自我吗?”
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刃,首插许教授的心底。
他抬起头,推了推眼镜,目光变得更加锐利:“自我存在于个体的反思之中。
规则无法决定我们的自我,自我也无需取决于规则。”
陌生学生微微一笑,那笑容中似乎带着些许敬意。
“教授,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