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子一痛,下身一热……老二秦淼就这么生在了水桶里……顺着哥哥秦焱的名字,取名,秦淼。
至于老幺秦垚。
说是当时肚子的怀象不好,秦大山时不时的就赶着牛车带着赵春花去镇里找郎中看诊安胎。
毕竟能把郎中请到家里看诊得给郎中出诊费,得多花不少钱。
而且在秦大山爹娘眼里,买来的儿媳妇,就是用来生孩子和帮家里做活的。
要不是怕他老秦嫁的种有闪失,怕是去镇里看郎中那也是不肯的。
看完郎中抓了安胎药秦大山就带着媳妇赶着牛车往回走。
许是路上太过颠簸,结果孩子早产了……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地里……“天空哐啷一声响,秦家老幺闪亮登场”。
取名‘秦垚’。
……大雍‘建安’二十一年,诸王夺嫡,西北大旱,流寇横行。
秦大山的爹娘在那一年相继离世。
在老人离世之后,秦大海便把弟弟秦大山一家分了出去。
秦大海忽悠着秦大山两口子签下了分家文书,嘴上和他们说家产兄弟俩一人一半,可当秦大山按了手印之后,才知道,原来那文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的是:“分家后二房秦大山搬出祖宅,分黄牛一头。
而其余家产则尽数归于秦家大房秦大海名下。”
并且特别注明,这些都是秦大山自愿的。
气急无奈之下,秦大山便在村中族长与里正的见证下自逐出了族谱,与秦大海以及秦家一族断绝关系。
带着媳妇和三个娃娃以及一头老黄牛来大柳村落了户。
事后他们细思极恐,还好秦大海没有泯灭人性,如果当初骗他们签的是卖身契,那他们这一大家子可是哭都找不着北。
于是让秦家所有孩子都要读书就成了老两口的执念。
从老宅分到的老黄牛让秦大山给卖了……,得来的银钱,在大柳村办了落户,盖了这西间土坯房,买了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