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自穿越以来,日夜忧思,感觉没有什么鸟用,大明江山依旧内忧外患,而辽东局势尤为棘手,犹如一把高悬之剑,随时可能落下,致大明于万劫不复之地。
辽东者,乃大明东北之门户,其地广袤,北接蒙古诸部,东临朝鲜,西靠山海关,南望中原大地。
白山黑水之间,物产虽丰饶,然气候苦寒,民风彪悍。
其民多以渔猎、农耕、游牧为生,兼之历经多朝经营,辽东边城林立,兵卒久经战阵,本是固若金汤之防线。
往昔,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开国之初,便对辽东极为重视,设辽东都指挥使司,屯驻重兵,移民实边,广兴屯垦,彼时之辽东,可谓兵强马壮,百姓安居乐业。
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,辽东更成京师左臂,战略地位愈发凸显。
明军多次出塞北伐,辽东铁骑纵横驰骋,威震朔漠,诸夷皆不敢轻易犯边。
然自成化年间起,大明国势渐衰,朝政腐败,边备松弛。
辽东之地,军官克扣军饷,士兵困苦不堪,战力锐减。
而此时,努尔哈赤于白山黑水间崛起,其以“十三副遗甲”起兵,凭借卓越之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,逐步统一女真各部。
努尔哈赤善用谋略,远交近攻,对蒙古诸部恩威并施,与之联姻通好,又拉拢朝鲜,使其在明与后金之纷争中保持中立。
及萨尔浒一役,明军大败,后金气势如虹,遂席卷辽东。
努尔哈赤占据辽阳、沈阳等重镇,迁都辽阳,后又迁至沈阳,虎视中原。
我之皇兄天启帝在位时,虽有熊廷弼、孙承宗等良将苦心经营辽东防线,修筑宁锦诸城,然党争之祸不绝,忠良之士或被排挤,或遭陷害,辽东局势终未能根本扭转。
如今,我临危受命,面对之辽东局面愈发复杂险恶。
那后金之主皇太极,实乃狡黠多谋之辈,堪称我之大敌。
皇太极承继努尔哈赤之基业,野心勃勃,妄图取大明而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