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502章 (第1页)

是夜,一小队人马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赶回京城。

哪怕宫中在深夜已经下了钥,冒着夜色赶回来的人却神情焦灼,坚持一定要见到德昌帝。

“我们是从韵常郡一路快马加鞭回京报信的人,韵常郡异动,有人起兵造反!这件事,务必要尽快告知皇上!”

兹事体大,御林军不敢再阻拦,连忙将他们放行到宫内。

御前伺候的内官也再顾不上德昌帝已经躺下就寝,急急忙忙地走到了他的寝宫内,汇报道:“皇上,韵常郡有信使连夜赶回,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向您禀告。现已信使在御书房外等候了,不知皇上是否现在就见他们?”

德昌帝听到这话,哪里还有半点睡意。

他坐了起来:“既然是有不得了的大事,朕怎么可能睡得下去?赶紧给朕更衣,起驾御书房!”

很快,德昌帝就召见了这几位信使,他神色凝重地问:“韵常郡究竟发生了何事?”

信使将郡守亲笔所写的密信呈送了上去,苦着脸说:“回皇上,韵常郡管辖范围内多个县的百姓因不满朝廷管束,有人带头起兵造反。他们还刺杀了郡中驻军将领,应明应大人。应大人他血溅当场,不治而亡。他是地方主将,现在驻军没了主心骨,加上造反的人却越来越多,再这么下去,恐会酿成大祸啊!”

德昌帝一边听他们说完,一边看完了手上的信,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。

他怎么都没有想到,如今四海升平、海晏河清,最先来的不是敌国侵犯,而是北雁自己的百姓起兵谋反。

这种事情,何其荒谬!

德昌帝看到信上提到的墨安县,神色疑惑地问:“为何叛军会从墨安县起兵?墨安县一向穷困,朝廷也知道当地的百姓生活不易,还破例为他们抹去了不少赋税的政策。可以说,朝廷对他们仁至义尽了。当地的人又怎么敢恩将仇报,发起叛乱?”

信使支支吾吾地说:“皇上,带头的叛军首领就是出自墨安县,他声称朝廷更改了对他们的体恤政策,反而对他们愈发严苛。而这些贫苦之地的百姓说是承受不住那样的压力,再那样下去怕是要饿死了,与其被迫饿死不如起兵反了。”

德昌帝听到这话大为震惊:“朝廷什么时候更改过政策了?会不会是那些叛军为了起兵谋反,这才寻了个理由故意将错出推给了朝廷?”

眼下的当务之急,就是需要尽快派人过去压制住韵常郡的祸乱。

主将应明已死,必须要有一个能担起重责的人,率领当地驻军行事。

到时是招安也好,武力镇压也罢,都不能再扩大事态。

所以天亮之后在朝堂上,德昌帝就对朝臣说起此事。

朝中的官员听说了之后,都反应激烈。

“什么,居然有人举兵造反?这可不是什么小事,而是会引起江山社稷动荡的啊!何况叛军还把偌大一个韵常郡的驻军主将给杀了,此等行径真是骇人听闻!”

立马有人开口:“皇上。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派遣出得力的武将,尽快赶到韵常郡,整顿当地的驻军,并带领他们平叛反乱。否则拖下去,只会弄得民不聊生啊!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