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23章 (第1页)

康平侯府的闹剧,被一传十,十传百,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。

侯夫人气病了,在床上躺了三日,好不容易能起身,一照镜子竟然发觉自己显了老态。

心口郁结,几乎又要将自己气倒。

转眼和荣王府议定的婚期就到了。

不过不是三书六礼明媒正娶,而是一顶小轿从侧门抬进去。

侯夫人没办法,传出陆书瑶不慎染了恶疾的消息,顾忌荣王世子的安危,暂时留在侯府中养病。

纳妾的事硬是拖住。

侯夫人一口气还没松下来,户部尚书府的人就登门,退掉了尚书府小姐和陆少轩的婚事。

年关将至,往年此时府中早该张灯结彩,今年却府里死气沉沉。

整个康平侯府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。

侯夫人心中憋着一肚子火气,无处发泄,下人在眼前做错一点小事就要重罚。

一时间人人自危,生怕触了主子的霉头,连说话都压着嗓子。

兰芜院在这一片肃杀的气氛中,十分安宁自在。

侯府无人有空闲来找麻烦,贺闻渊又远赴西北。

薛挽难得舒心,算算日子,带上宝珠,又去了一趟善济堂。

这次见到了林掌柜。

林掌柜知道东家查了他的账,毫不紧张,反倒热络极了。

上来就说,“小姐来得正好,千载难逢的商机!”

“如今京城的黄熟香紧俏,价钱一天翻一倍,我打算进五百斤,赚了这一笔,咱们铺子连年亏损的窟窿就能补上了。”

这窟窿是林掌柜自己掏出来的。

卖香料赚的钱,自然也不会全记到账上,他自己仍旧要拿大头。

薛挽笑着,不露一点儿锋芒:“五百斤,不是小数目,林掌柜说铺子连年亏损,公账上恐怕支不出这么多钱。”

林掌柜不以为意:“把铺子的地契抵押出去贷一笔钱就是了。”

薛挽说:“这风险太大,我不敢,若是赚不到钱,岂不是连铺子也要赔进去。”

林掌柜听着便不高兴。

赚钱的机会放在眼前都不敢伸手。

妇道人家前怕狼后怕虎,就是不能成事。

“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,我就在咱们薛家铺子里当学徒,后来又帮着老爷打理生意,一干就是三十多年,如今铺子到了小姐手里。”

林掌柜倚老卖老。

“论理我该听东家的,可小姐毕竟只是个闺阁女子,我做了大半辈子生意,跟着老太爷,老爷,从余杭到京城,眼光不会错。

黄熟香还有的涨,现在买进,闭着眼睛都能赚钱。”

态度笃定,自信满满。

和薛挽记忆里一模一样。

前世林掌柜就是这套说辞,半是逼迫半是诱导,要求薛挽拿出地契贷钱。

老掌柜往往掌握着一个铺子的命脉,进货的路子、同行的关系、药材的门道,生意若还想做下去,就不能得罪他。

对着薛家老爷,林掌柜有一丝畏惧,可是面对薛挽,林掌柜完全有恃无恐

“富贵险中求,小姐,做生意不能畏手畏脚,不然眼睁睁看着钱被别人赚走。”

薛挽依旧不答应。

她年纪轻轻,明明看起来就好拿捏。

林掌柜却半晌没说服这么一个小姑娘,不耐烦起来。

“小姐如今也是嫁进侯府了,难道不知道最近京中的贵人们时兴什么吗?一块中等质地的香块都能卖几十两银子了!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