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314章 (第2页)

“这江山,我起笔”“敬过去,我落笔”等词句充满画面感,就像一个青少年在面对悠久的历史时,心潮澎湃,由衷地发出咏叹和感怀】

周老师这一起头,其他有想法的曲爹也纷纷复合起来。

【接下来接着周老师的歌词继续说:

这小楚歌对咱们龙国的“龙”文化的书写与渲染十分精彩,

“龙鳞”被比喻为“碎冰”。

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,让人联想到龙国历史进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,以及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精神。】

【我来说说旋律方面,若有不妥,大家别见怪啊!

这首歌的旋律铿锵有力,节奏分明,能够带动人的情绪。

楚歌的演唱也为歌曲增色不少,他的歌声具有感染力,

让人在聆听时能够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力量和情感。】

我来说一下这情感封面:

这首歌的主题宏大,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富强,

传达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。

对于龙国人,无论青少年,还是我们这些老头。

这种情感能够激发,我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,增强民族自信心。】

谢老师看了这些评价,都很中肯,没有任何偏激,也没有任何私心。

但感觉少了点什么,于是他又提议道:“说说文化影响,要符合宣传片的内容。”

他这一提议,就有人应和。

【《天地龙鳞》这首歌的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,尤其对我们这些作曲作词人来说,很值得学习。

在韵脚巧妙设计:歌词的韵脚分出了层次化。

前半部分叙述片段采用“i”读音的韵脚,如笔、里、地、移等;

到高潮部分片段,韵脚改为“”和“g”读音,如心、听、明等。

从文字读音的力道来看,“”“g”的读音胜过“i”的读音,

这种从“i”到“g”韵脚的进阶,

代表着歌唱者自身的气魄、精神、情绪也在随着提升,

能让听众感受到歌曲中那股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气势。】

群里其他老师看到如同八爪鱼附身的评价,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真本事。

这可是要截屏发表出去的,就算自己写不出这一首歌来,那自己评价一下,总是可以吧!

【咳咳咳,这首歌紧扣主题:

作为纪录片《紫禁城》的主题曲,歌词内容紧扣“紫禁城”这一主题。

通过九龙壁、中轴线和神武门这三个关键元素,

将紫禁城中所蕴含的历史文明娓娓道来。

九龙壁象征皇权与王者之气,中轴线代表历史传承和演变不息,

神武门则是紫禁城王朝更迭、历史风雨历程的见证和缩影。】

【终于轮到我了,这首歌的画面感与共鸣感强:

以“这江山,我起笔”为,“敬过去,我落笔”作为承接,

使整首歌充满画面感,仿佛一个历史记录者,

在面对紫禁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时,由衷地咏叹和感怀,

让听众产生“我不忍听”“我坚信”等感同身受的共鸣感。】

刚才起头的周老师周逸晨,此刻得意像个领奖的小孩,这可是他亲自见证诞生的佳作。

而且还获得这么多,自诩清高的曲爹认可的佳作。

就在他认为,没有人在发表看法时,谁知接下来的评价,才是让他大开眼界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