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站出来挑战楚歌的是
钢琴系的天才少年林宇。
林宇自幼学习钢琴,曾在多个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。
他的琴技精湛,被誉为京都音乐学院的钢琴王子。
林宇走上台,优雅地向台下的观众鞠了一躬。
然后挑衅地看着楚歌,说道:“楚歌,听说你在电影学院的校庆上大放异彩。
今天我就用钢琴来挑战你。
我会弹奏一首高难度的古典曲目。
如果你能在听完后准确地说出曲名、作者以及演奏的难点,就算你赢。”
楚歌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。
林宇坐在钢琴前,深吸一口气,手指如蝴蝶般轻盈地落在琴键上。
顿时,优美的旋律如流水般倾泻而出,时而激昂澎湃,时而婉转悠扬。
台下的观众们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,不时发出阵阵赞叹。
楚歌静静地聆听着,眼神专注而深邃。
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,分析着这首曲子的每一个音符、每一个节奏变化。
当林宇演奏结束,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林宇站起身,得意地看着楚歌,等待着他的回答。
楚歌轻咳一声,缓缓开口:“这是肖邦的《夜曲》。此曲旋律优美动人。
如梦一般清幽、柔美,充满诗意与浪漫情怀。
其表达了肖邦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,包含对故乡的思念、对爱情的向往。
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孤独。
这首夜曲都像是肖邦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、
让听众得以窥探他的灵魂深处。
肖邦一生共创作了
21
首夜曲,创作贯穿他的一生。
不同时期的夜曲反映了他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。
例如,他早期的夜曲风格相对明朗、优美,
如《降
e
大调夜曲》(作品
9
之
2)。
创作于
1830
年,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风格,平易优美、饱含诗意。
此时的肖邦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。
而到了后期,肖邦经历了波兰亡国、爱情的波折以及健康状况的恶化等,
他的夜曲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和复杂。”
楚歌的回答准确无误,台下的观众们一片哗然。
林宇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,但他还是不服气地说道:“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吗,猜对了,算你狠。”
一个猜字,讽刺的意味,惹得全场很多学生大笑。
【猜?】
【你没见过细糠,不代表别人没吃过。】
楚歌正色看向林宇,心中暗想,这问题也太没水平了,度娘上一搜就有。
“肖邦的《夜曲》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。
不同时期的夜曲也反映了他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”
楚歌一字不落的回应后,全场皆惊。
无论是学院学生,还是老师们,无不满意地点头。
林宇落了面子,还是不认输。
“听闻你写歌很厉害,你敢不敢用夜曲为名,写一首歌。
至于风格嘛,那就说唱。”
让楚歌以夜曲为名,创作一首说唱歌曲。
熟悉楚歌的人都知道,楚歌说唱歌曲只有两首。
让他现场以肖邦夜曲为主题写歌,这纯属是在打击报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