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子里头铺着水磨青砖,光亮得都能照出人影来,可见时时有人擦拭。
东边一间摆了一张硕大的书案,上头整齐地铺着宣纸,桌案上还放着几个笔筒、笔洗之类的用具。
桌案旁边摆着几个白瓷画缸,零零散散地插着些画轴。
靠墙一张小书案,上头随意散放着几本书,书案旁边有个半壁博古架,上头除了一些书之外,还放了许多陶土捏的小人小猫,形态各异,憨态可掬,给这书房添了几分童趣。
西边一间打了矮炕,炕上放着一张小桌子,摆着一张还在酣战的棋盘。
墙上挂满了字画,有些并没有装裱,放眼看去,全是顾衡手笔。
仔细一瞧,里头竟然还有当今圣上赐的几幅字,字的内容也很有意思,并不是什么勉励的话,就只是大白话。
比方眼前这一张,落款是八月十五的日子,内容就很有意思。
宴明琅不由自主读了起来:“宫中圆月冷清,篁园清辉如何?阿衡今年归家,明岁可共赏月矣。”
下一幅是乞巧节赐来的。
“阿衡可曾拜月乞巧?近日少见阿衡字画,可见偷懒,该打!”
裴霁也被吸引了过来。
他此前多次出入顾衡书房,对墙上字画只是一眼扫过,从未仔细查看,没想到这些字画竟然暗藏玄机。
怪不得见山先生说皇上重骨肉亲情,果真如此。
“皇上见过阿衡?”
裴霁摇头否定:“大约是顾徵常常往来篁园,带了阿衡的小像去,你知道的,阿衡一直很喜欢作画。”
宴明琅把目光放在了小书案上。
她快步走过去,抽出一本《九州风物志》,找到了顾衡所写的注解,登时便如同遭到了雷击一般。
好一笔行书,俊逸风流的字体,行云流水一般叫人赏心悦目
这字迹,分明与摆在千机阁阁主案头的那本小札一模一样!
宴明琅听到自己的声音都在发抖:“阿衡为什么要用行书写小札”
“阿衡向来喜欢行书,这本风物志算是闲书了,她没去过这些地方,不免好奇,写了之后就会交给顾徵,顾徵自会批注,你若是不喜行书,可以看看别的,譬如阿衡所写的话农桑,便用的是簪花小楷。”
裴霁走到博古架前,抽出了一本话农桑,才递过去,宴明琅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。
不对,字迹不对。
同样是簪花小楷,眼前的有卫夫人之风范,她在千机阁看到的,却具颜体之风姿。
宴明琅丢了话农桑,又翻起风物志,这本风物志只注解了一小部分,朱红小字刚劲有力,并非温润端方。
“这是这是四皇子注解的?”
从方才进屋开始,裴霁一直注意观察宴明琅的神色。
宴明琅很不对劲,她进阿衡的书房,分明是有目的的。
“是我注解的,顾徵这几日忙着,没时间看,我既闲着无事,就替他哄哄阿衡。”
宴明琅不死心,她一定要找到证据,她一定要亲眼验证心中的猜想。
她放下风物志,跑到了大书案前。
书案上摆放着一张没有完成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应该是顾衡说送给她的那一张。
宴明琅扫了一眼,一下子就看到了桌上随意半摊开的一本小札。
“园中四季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