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瘸子那番关于乱世求生的低语,如同在张伟沉寂的心湖里投下了一块巨石,激起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。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、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,观察周围的一切。
放羊时,他的视线不再仅仅局限于脚下能吃的草根。他会刻意将羊群赶到不同的山坡和沟壑,默记地形:哪条山沟足够隐蔽,入口狭窄,里面却有回旋余地?哪片林子树木密集,适合藏身?哪个石砬子下面可能有能容人的缝隙?他甚至会留意水源,不仅仅是那条时常干涸的主河沟,还有哪些石缝里有细小的泉眼,哪些低洼处雨后能积存清水?
内心独白(地图绘制者):
那条朝北的沟,入口被藤蔓遮了一大半,里面好像挺深……东边那个乱石坡,马肯定上不去,人爬着也费劲,但顶上好像有块平地……得找机会凑近看看。
同时,一个更迫切、也更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——囤积“救命粮”。
孙婆婆那里用柴火换来的粥食,只够吊命,根本无法储存。他需要的是耐存放、能量高的东西。最理想的,自然是粮食。但粮食是张老六家严格控制的,偷盗风险极大。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——肉类。
机会来自于一场意外。一天下午,一只慌不择路的野兔在被羊群惊扰后,一头撞在了山坡边缘一棵歪脖子树的树干上,竟然直接撞晕了过去。张伟几乎是扑过去,用放羊棍结果了那只肥硕的兔子。
狂喜之后是巨大的难题。怎么处理?不能生吃,容易生病。烤着吃?香味会飘很远,必然引来麻烦。而且,一只兔子他不可能一顿吃完,剩下的怎么办?
他想到了韩瘸子提到的“火镰”,也想到了孙婆婆教的艾蒿驱寒。他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生火,以及保存食物的方法。
他选择了一个距离放羊常规区域稍远、极其隐蔽的石缝。石缝入口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,里面空间不大,但足够他蜷缩进去,而且上方有岩石遮挡,生火的烟不容易直冲上天。他花了几天时间,像蚂蚁搬家一样,偷偷将之前积攒的、干燥的细柴和引火物转移到这里。
然后,他开始了第二次生火尝试。这一次,他更有经验,也更有耐心。利用两块燧石(他在河沟边偶然找到的)互相敲击,迸出的火星落在准备好的、揉搓得极其蓬松的干苔藓上。失败了好几次后,终于,一缕细微但坚韧的青烟升起,火苗再次燃起!
内心独白(小心翼翼的喜悦):
成了!这个据点太重要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