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机过后,远航商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。曾经的阻碍,如今都成了进步的阶梯。
曼哈顿中城,新落成的远航大厦顶层。巨大的落地窗外,是纽约鳞次栉比的摩天楼轮廓线。办公室内部装修是现代主义的冷峻风格,线条简洁,空间开阔,唯一的装饰是墙上那幅巨大的、实时更新的全球业务动态图。无数光点在不同大洲之间流动,代表着一艘艘货轮、一架架租赁的飞机、一笔笔资金流。
这里不再是那个藏在不起眼办公楼里的,而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商业帝国中枢。
马丁·怀斯抱着一摞年度财报,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兴奋,声音都有些发颤:老板,这是上个财年的最终数据……我们……我们……
陈晓接过报表,快速浏览。即使以他的定力,眼底也掠过一丝细微的波澜。
-贸易与航运网络:覆盖全球主要港口,自有及长期租赁船舶吨位突破五十万,占据了特种材料、敏感地区非违禁品转运等细分市场15的份额。
-资源板块:非洲之星铍矿完成初步建设,开始小规模试产,已接到多家航空和军工背景研究机构的询价。虽然铍的应用尚未大规模爆发,但种子已经播下。南洋橡胶园、南美咖啡采购链运转良好。
-专利壁垒:持有涵盖电子、新材料、精密加工等领域的核心及外围专利超过六百项,通过交叉授权和衍生申请,构建了坚固的技术护城河,每年仅专利授权收入就达数百万美元。
-金融投资:依托网络的情报优势,在全球金融市场进行精准的套利和对冲操作,回报率惊人。
-总资产:相较于初创时期,膨胀了近四百倍。净利润增长迅猛。
基于这份业绩,怀斯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,按照您之前制定的股权激励计划,现在是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分红的时候了。
陈晓点了点头,那就通知所有持股核心成员,明天开会。
第二天,顶层会议室。
长桌两旁坐着的,是帝国的基石:首席战略官马丁·怀斯,总管大卫·科尔,安全行动主管米勒,以及几位最早加入、表现卓越的区域负责人和运营官。
陈晓没有过多寒暄,直接让财务总监宣布分红方案。
当那个天文数字般的分红总额,以及每个人名下对应的具体金额被念出时,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。
怀斯手里的钢笔掉在了桌上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科尔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依旧,但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。
就连一向面无表情的米勒,嘴角也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,握着杯子的指关节微微发白。
那几位区域负责人和更是瞪大了眼睛,有人下意识地掐了自己大腿一下。
在座的每一个人,在这一刻都瞬间迈入了百万富翁的行列——以美元计算。这在五十年代初的美国,意味着财务自由,意味着人上人的生活。
这……老板……怀斯的声音有些哽咽,他想起在哈佛那个堆满书籍、备受排挤的办公室,想起跟着陈晓来到纽约时的那点忐忑不安。短短数年,天壤之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