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26章 买路钱 (第1页)

我们那地方的老话儿讲得明白:“路上三不捡——红线铜钱不捡,贴身物件不捡,无主吃食不捡。”

尤其是那用红线串着的铜钱,俗称“买路钱”,据说是给拦路鬼魂的贿赂,或是高人做法事留下的镇物,活人捡了,便是替鬼挡了灾,接了煞,轻则破财染病,重则家破人亡。

这道理,我太姥爷年轻时不懂,险些把命搭进去。

那年他十六,在邻村做学徒,贪晚回家。

月色朦胧,荒郊野岭的土路上就他一人,心里正发毛,脚下“当啷”一声,踢着个东西。

低头一瞧,竟是一枚用褪色红绳系着的铜钱,在月光下泛着幽暗的光。那铜钱比寻常的厚重,字口深峻,透着股子古气。

太姥爷当时年轻,心想“捡个现成便宜”,又觉得老话儿未必当真,四下无人,便弯腰拾起,揣进了怀里。

入手一片冰寒,激得他打了个哆嗦,只当是夜露重的缘故。

揣着铜钱往家走,起初无事。

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。身后老有“沙沙”的脚步声,不紧不慢地跟着。

回头去看,月光下的土路空荡荡,只有他自己的影子被拉得老长。可一转身,那脚步声又响起来。

他心里发毛,加快脚步,那脚步声也加快;他慢下来,那脚步声也跟着慢。

像是有个看不见的人,死死缀在他身后。

更邪门的是,他感觉怀里的那枚铜钱越来越沉,越来越冰,像是揣了块寒铁,坠得他心口发闷,喘不过气。

夜风吹在身上,不再是凉,而是透骨的阴寒。

好不容易捱到村口,看见自家窗户透出的微弱灯光,太姥爷松了口气,小跑起来。

就在他即将跨进院门的那一刻,身后那“沙沙”的脚步声骤然逼近,仿佛就在他耳后根!

同时,一只冰冷、僵硬的手,猛地搭上了他的左肩!

太姥爷吓得魂飞魄散,猛一回头——月光下,肩膀上空空如也,只有一股子冰冷的触感残留。

可就在他转头的瞬间,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,自己右侧的地面上,多了一道细细长长、绝不是他自己的影子!

他怪叫一声,连滚带爬冲进家门,反手死死插上门栓,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气,脸色煞白如纸。

我太姥姥见他这模样,忙问缘由。太姥爷哆哆嗦嗦掏出那枚铜钱。

太姥姥一看那红绳系着的古钱,脸色“唰”地就变了,一拍大腿:

“哎哟我的小祖宗!你这是要了命了!这是‘买路钱’啊!快扔了!”

可说来也怪,那枚铜钱像是长在了太姥爷手里,任凭他怎么甩,怎么抠,那红绳就像活物般缠在他指头上,铜钱紧紧贴着他掌心,冰冷刺骨。

当夜,太姥爷就发起了高烧,胡话连篇,一会儿说有个穿黑衣服的人站在他床前问他要钱,一会儿又说自己走在一条陌生的黄泥路上,四周雾茫茫的,怎么都找不到出口。

太姥姥知道这是撞上“脏东西”了,而且是拿了不该拿的东西,被缠上了。

寻常的喊魂、烧纸怕是没用。

她赶紧请来了村里最懂这些门道的五叔公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