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那儿的老话,除了莫回头、莫应声,还有一句叫“莫学鬼哨音”。
说的是山里有种特殊的哨声,不是人吹的,也不是鸟兽叫的,那声音空灵幽怨,调子拐着诡异的弯,能穿透骨髓,直抵人心底最深处。
老人们管这叫“鬼哨”或“唤魂哨”,说是山里的精怪,或是枉死的怨魂,用这种哨声来引诱活人,勾走魂魄。
尤其是夜里,万籁俱寂时,若听见这种哨声,得立刻捂住耳朵,心里默念祖宗名号,千万不能跟着那调子哼,更不能学着吹。
一旦应和了,你的魂儿就跟那哨声产生了联系,轻则失魂落魄,大病一场,重则魂儿就被勾走,成了那吹哨东西的奴仆,或是被引入绝境,再也回不来。
放牛娃水生,就差点应了这“唤魂哨”。
水生是个胆大的孩子,爹娘死得早,跟着瞎眼的奶奶过活,七八岁就开始给村里富户放牛。
他常年在山脚下、河谷边转悠,对那里的沟沟坎坎熟得很,也听惯了各种鸟叫虫鸣,从没怕过。
那年夏天,天气异常闷热。
水生把牛赶到村后月亮湾的河谷里吃草,自己找了棵大柳树,在树荫下打盹。不知睡了多久,他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了。
那声音,初听像是风吹过空竹管,呜呜作响。但仔细听,又不一样。
它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,时高时低,时缓时急,调子悲悲切切,幽幽怨怨,仿佛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哭泣,又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女子在低诉。
声音飘忽不定,一会儿感觉在东边的山坳里,一会儿又好像在西边的芦苇荡中。
水生从没听过这种声音,好奇心大起。他站起身,踮着脚,循着声音的方向张望。
河谷里静悄悄的,只有牛儿偶尔甩动尾巴驱赶蚊蝇的声音,和那诡异的哨声在空气中缠绕。
他想起奶奶的告诫:“娃啊,在河边、山脚,听见没听过的怪声,尤其是像吹哨子的,千万别搭理,赶紧带着牛回家!”
可水生毕竟年纪小,又被那从未听过的奇异调子勾住了魂。
他觉得这声音虽然有点怪,但还挺好听,不像害人的样子。
他心想:“莫非是啥新来的鸟儿在叫?”
那哨声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意,调子一变,变得更加婉转,甚至带上了几分亲昵和引诱的意味,仿佛在说:“来呀……过来呀……陪我玩……”
水生鬼使神差地,不自觉地跟着那调子,轻轻哼了起来。
他这一哼,那哨声陡然拔高,带着一丝明显的兴奋!
调子也更加清晰,仿佛就在不远处的芦苇丛后面!
水生彻底被迷住了,忘了奶奶的话,忘了回家的时辰,一步步朝着芦苇丛走去。
拨开茂密的芦苇,后面是一片临水的浅滩。
浅滩上空无一人,只有河水静静流淌。那哨声,此刻仿佛就在他耳边吹响!
水生更加疑惑,四下寻找。就在这时,他眼角的余光瞥见水面上自己的倒影。
倒影里,他身后似乎……站着一个人影!
一个穿着湿漉漉的、分不清颜色衣服的人影,身形模糊,正凑在他的耳边,鼓着腮帮子,似乎在用力吹着什么——而那诡异的哨声,正是从“它”那里发出的!
水生吓得魂飞魄散,猛地回头!
身后空空如也,只有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