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,他眼中第一次,对父亲露出了清晰的讥讽和愤怒。“别再一口一个为了我,你扪心自问,你究竟是想帮我登皇位,还是你自己想坐上那个位置。”晋王被他问的一怔,脸色变幻。然而还没完,李明瑄继续道,“你若是真的有胆量,就像当年的景泰帝那样,真刀真枪地去谋夺皇位,我还能敬你几分枭雄之气。”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用尽肮脏手段,对付手无寸铁的妇孺,像阴沟里的老鼠,只会躲在暗处散播那些下作的谣言。”“你让我觉得恶心!”“早知今日......”李明瑄声音沙哑,带着无尽的悔恨,“我当初就该在琼州待一辈子,永不回京!”说完,他猛地转身,跌跌撞撞冲了出去。留下晋王一人站在原地,脸色铁青,胸膛剧烈起伏,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。......三日后,大朝会。太极殿上气氛肃穆,暗流涌动。龙凤胎周岁宴的请柬已发至各府,近日京城中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语,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议题。随着双喜一声,“有事起奏,无事退朝”声音的落下,数名大臣相继出列,手持笏板道,“臣有事奏。”殷淮眸色冷沉看了他们一眼,“讲。”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御史率先发言。“陛下,立太子是江山社稷的根本,当慎之又慎,如今市井流言汹汹,皆质疑太子与公主的血脉。”“若在此刻册封太子,老臣只怕非但不能安抚民心,反而会惹来更多的是非,于太子殿下日后不利,还请陛下三思!”“臣附议!”另一名中年大臣立刻接口,“陛下,非是臣等不信陛下,然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。”“太子殿下年幼,若日后总背负此等质疑,如何君临天下,如何让臣子尽心辅佐。”“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,暂缓立太子一事。”殷淮高坐龙椅,面沉如水,目光冷冷扫过下方。“朕的家事,无需向任何人证明,朕还没糊涂到连自己的血脉都会认错!”殿内一时寂静,帝王之怒让众人噤若寒蝉。就在此时,一位资历极老、素来以耿直闻名的内阁大臣,缓步出列。“老臣深知陛下爱子之心,然此举,并非为了质疑陛下,恰恰是为了太子殿下着想。”殷淮听见他称呼耀辰为太子,脸色缓和了不少。“这件事,林爱卿有何见解。”林老臣继续道,“老臣斗胆,请问陛下可曾听说过赤璃血玉。”殷淮挑眉,“赤璃血玉?朕从未听过。”林老臣解释道,“此乃太皇太后的陪嫁至宝,据传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物。”“此玉通灵,若将生父之血滴于玉上,再滴入子嗣之血,两血若相融,此玉便会发光,证明血脉相连。”“若不相融,则玉色灰暗,且极为灵验。”殷淮沉声道,“此玉既然如此神奇,又是皇祖母的陪嫁之宝,为何朕从来都没听说过。